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先生從事工商創業歷數十年,秉持「取諸社會,用諸社會」意旨及追懷先翁元智公心願,自1986年起積極籌設元智工學院,敦請對大學教育及工業發展有研究、有經驗學者專家近20人擔任諮詢顧問,參與籌設工作,將計畫付諸實施。1987年4月教育部同意私立元智工學院籌設,1988年4月因學校校地問題教育部暫緩元智設立,至1989年4月教育部同意元智工學院大學部自78學年度起立案招生,第1年設立電機工程學系等5系,每系招生1班,每班30名,研究所則暫緩。元智的籌設至成立,前後歷時3年餘 。
元智創校伊始躬逢台灣高等教育開放擴充期,置身高等教育多元變革期。1994年1月的大學法修正是一個分水嶺,1998年起全力推動的教改運動是一項重要衝擊,2005年12月的新大學法修正更是一個大鬆綁,而私立學校法修正,在2007年底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則是教育發展史的一大跨步。台灣高等教育除了各項內部因素的變化外,加上台灣加入WTO的全球化衝擊、資訊科技發展的影響、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終身學習理念的推動、環保意識的成長、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的趨勢,以及國際間不同種族文化宗教間之問題與地緣政治日趨複雜等外部因素,面臨著種種嚴峻的環境與挑戰,高等教育的經營與發展,愈形複雜及困難。元智30多年來在高等教育界中,與資訊科技、台灣經濟、全球局勢同步成長,一路走來,必須時時面對與承受政策的轉變與時代的衝擊,並非一帆風順。
創立30餘年,元智在王國明校長、詹世弘校長、彭宗平校長、張進福校長、徐澤志代理校長、吳志揚校長、廖慶榮校長的引領下,經歷台灣整體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的走向民主化、自由化,以及國際化,也見證高等教育環境的改革與推展。歷任校長的治校理念與校務推展,有其相互延續與承先啟後之處,更有因應時代需求之新契機,所創造的高等教育新作為。當然,也有順應教育主管機構政策及高等教育環境變化,配合調整或強化校務發展的政策。整體而言,多年來的努力經營,6966集团网站辦學成效有目共睹,不只在大桃園地區綻放光彩,更在台灣高等教育舞台展露頭角。
1989至今,在歷任校長不同的領導風格與校務重點下,校務發展歷經「成長」、「茁壯」、「飛騰」、「躍升」、「蛻變」與「創新」等階段。
元智從1989年獲准立案招生起的10年,可區分為工學院時期(78~81學年度)、大學準備時期(82~85學年度),以及大學發展時期(86~87學年度)等3個時期。在王國明校長帶領下,在工學院時期,元智以成為國內一流工學院為努力目標;在大學準備時期,元智致力於申請及建置一所大學所需要的必備條件,諸如符合教育部頒訂大學設立標準之院系所架構成長、硬體建設,以及圖儀設備充實等方面努力,經過3度向教育部提出改名為6966集团网站的計畫書申請,並於1997年8月1日正式升格,此後校務發展步入大學發展時期,1998年及1999年更分別獲遠見雜誌評選為「未來十年最具發展潛力大學」及「私校學術聲望排名」、「企圖心最強」、「進步最多」3項第1名大學。10年內創建並樹立之特色包含:完善的整體性校務規劃、重視專業諮議、嚴謹的師資晉用、系統化的教學品保體系、強調學生輔導、全面性的激勵制度,以及素質高且表現優異的職技同仁等。
1999年至2005年飛躍2000千禧年之際,元智在詹世弘校長帶領下,為接下來的第2個10年設定了三大任務,第1是致力培育具國際觀的公民、第2是成為在特定研發領域中受到國內外肯定的大學、第3是建構一個提供終身學習機會的大學;因此在全員參與並歷時一年的跨世紀腦力大激盪及系統性思考之下,研定出學校未來的發展藍圖及方向,即元智將以教育理念為根本,實施開源節流政策,發展「綠色科技與管理」與「資訊社會」特色,並以成為「亞洲新大學典範」為共同願景。2003年元智獲得行政院第14屆「國家品質獎」,成為全國第1所獲得品質最高殊榮之大學,2004年更被香港明報月刊稱譽為「台灣高等教育界中的傳奇」,2005年5月則獲選為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全國13所獎助大學之一。
2005年至2012年在彭宗平校長帶領下,走過20世紀,台灣高等教育的擴張已從大眾期走向普及期,在面臨大學數量激增、教育經費稀釋、少子化的現象、兩岸加入WTO的走向、教育主管機構政策的擺盪,以及全球化競爭等整個世界大環境的趨勢與影響;其中「全球化」及「少子化」,對台灣的高等教育發展,產生重大的衝擊。身處台灣高教的多元變革時期,元智的大家長期許以全新的視野與大格局的思考,以「蛻變」、「差異化」,以及「國際化」做為校務發展策略主軸,強調「彈性」、「創新」、「品質」,積極朝向「人文化、國際化、資訊化、實務化、適域化之新大學典範」願景邁進。2005年10月元智躋身為教育部5年5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12所頂尖大學之林,唯經過兩年努力後於爭取頂尖大學計畫延續之際,卻因政策因素失利,自2008年起改為重點補助學校,獎助燃料電池研究領域之發展。元智虛心檢討,並在創校邁入20週年之際提出Vision 20計畫,希望以重整、前瞻的精神,以元智20歲的豪情壯志,為下一個20年勾劃更美好的藍圖與前景。
2012年至2015年張進福校長任內,除延續Vision 20校務發展計畫外,並積極在追求教學卓越、拓展研究能量、強化招生策略等校務重點上持續深耕,期能為元智的教研卓越再創高峰。在追求教學卓越方面,元智重視學生核心基礎能力與專業素養之養成,並積極培育具全球流通競爭力的世界公民。元智的教學卓越計畫,從早期的「跨域、樂學、雙語大學」,擴展至以「全球流通」(Global Mobility)為核心概念,期能建立自主學習、產學橋接、卓越養成、國際視野之學用合一雙語大學,為國家社會培育具全球視野與實踐行動的優秀人才;並配合國家重點計畫,結合本校在雲端產業、綠能產業、專業實習等早已推展且有初步成績的重點項目,使人才培育更切合國家社會發展之需要。在拓展研究能量方面,元智聚焦於攸關社會發展與地球永續之重要議題,校內逾三百位學有專精的優秀師資,組成雲端運算、綠色能源、通訊科技、數位內容、服務科學、文創等跨領域團隊,致力於應用導向之學術研究;並於103年3月以「大數據與數位匯流創新中心」獲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重點補助,再次重返頂尖大學計畫行列。
2015年7月張進福校長卸任,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由徐澤志教授代理校長職務,除延續與傳承前任校長治校重點,亦著手推動本校之校務研究(Institutional Research),期提供客觀數據與證據,供校務決策與規劃參考
2016年至2021年由吳志揚校長接任第五任校長,以「數位跨域(Digit+@YZU)」為主軸,帶領學校積極創新、特色拔尖。在人才培育面向,推動「新雙語(各學院英語專班+必修程式語言)」,及創新教學與智慧校園。在特色研發面向,透過四個校級研究中心(大數據與數位匯流創新中心、智慧生產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生技醫療及健康照護創新研究中心、及人工智慧跨域創新應用中心),建立及深化學校研發特色,驅動全校學術研究、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在強化招生面向,著重聚焦宣傳、深化與高中鏈結、強化境外招生策略與合作模式,降低少子化的衝擊。在社會參與面向,積極與政府、各級學校、企業及民間組織結盟合作,推動多項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擴大元智的社會影響力與能見度。
2022年2月起廖慶榮校長接任第六任校長,元智正值籌設醫護學院,朝全方位的綜合大學發展,正是再次提升與發展的契機。治校理念包含:「提升學校聲望與排名」擬定有效策略,期使元智於短期內提升國際排名;「培育國際跨域人才」培養元智學生具備人文素養、國際移動力及跨域學習力,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人才;「延攬與留任優秀師資」持續建置優良的教學及研究環境,以吸納更多優秀的國內外師資;「建構國際化校園」拓展與國際知名大學合作關係,完善英語學程,及建構國際化校園環境;「與遠東集團充分合作」加深及加廣與遠東集團的互動合作,並擴大學生在集團內的實習;「加強與校友互動」健全校友組織,加強校友互動,協助校友事業發展,增加校友向心力。
元智的發展過程中,董事會全力支持校務發展,投入辦學資源,歷任校長亦為元智建立穩固厚實的發展基礎,並締造辦學口碑,於全球化及快速變遷時代的激烈競爭環境下,元智將延續過去的努力成果,進而尋求自我突破,再創新局並邁向永續。